居庸灭烽惟留屯,时平更觉将军尊。
铃斋看雪拥衲坐,急鼓又报边城昏。
百壶高宴梨栗圃,千里未尽桑麻村。
天怜公老无以乐,一星飞堕从天门。
得无遗履榖城化,恐是吃草金华魂。
不然荆棘霜露底,兀然奇怪来无根。
女娲捣链所遗弃,奔潀尙有河汉痕。
岂其谋国坐不用,聊以永日宁复论。
跳梁不忧牧并塞,绥纳可使鱼游盆。
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
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。宋代。晁补之。 居庸灭烽惟留屯,时平更觉将军尊。铃斋看雪拥衲坐,急鼓又报边城昏。百壶高宴梨栗圃,千里未尽桑麻村。天怜公老无以乐,一星飞堕从天门。得无遗履榖城化,恐是吃草金华魂。不然荆棘霜露底,兀然奇怪来无根。女娲捣链所遗弃,奔潀尙有河汉痕。岂其谋国坐不用,聊以永日宁复论。跳梁不忧牧并塞,绥纳可使鱼游盆。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 ...
晁补之。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 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有人示山水画卷以为元晖作求诗。宋代。戴表元。 砚山山下小於菟,文彩斓斑今亦无。一坞乱云浓似漆,春风吹梦过西湖。
梦锡遗蔗。宋代。孔平仲。 忆昔游五岭,甘蔗弥野阔。一来琅琊城,此味久所阙。商人自东南,驾海连天筏。所致虽不多,爱养尚如活。傍求未得之,分遗意特达。中凝甘露浆,外削紫玉屑。渐欣入佳境,仍喜对高节。应知方著书,持此解消渴。
建南九曲棹歌 其八。明代。郑潜。 八曲云山好卜邻,楮衾萑席不忧贫。水边照日铺晴雪,竹外含风织翠茵。
薄倖 滕王阁怀古。。高深。 滕王何在。悄不见、歌容舞态。有阁外、西山几点,槛外长江一带。秖共他、少年王郎,凭阑感叹无聊赖。却客底逢欢,尊前得句,序出风流佳槩。又怎奈、嬉游处,人散后,韶华易改。如今但暮雨,朝云来去,落霞孤鹜长千载。此情谁解。叹萍踪、我亦漂流,未了江山债。霜髭尽短,赢得愁心似海。
捣练子。金朝。王哲。 一为人。做凡身。四般假合怎生真。啰哩凌,哩啰凌。搜玄路,出迷津。静中调养气精神。啰哩凌,哩啰凌。